电火花成形加工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时间:2018-07-13
来源:日鑫火花机
点击:
次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提高不仅可直接改善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同时也是扩大加工范围、实现复杂精密加工的重要途径。先进数控系统的应用可为电火花成形加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衡量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电火花成形加工在数控系统方面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基于PC机的开放式数控体系
具有开放性的数控体系是当前数控系统的发展主流,而PC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标准的开放性结构系统。PC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为数控系统提供了优越的软硬件平台、更友好的人机接口和在线实时控制功能。与以前的数控系统相比,基于PC机的数控系统具有以下优点:①系统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可靠性;②资源丰富,适于产品开发;③控制功能强大,形式多样,可实现多机控制、多目标控制;④系统具有更高柔性。目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基于PC机的数控系统多为专用型结构,虽具有结构较简单、技术较成熟、开发成本较低等优点,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软、硬件具有封闭性的缺点愈益明显。例如,这种结构的数控系统很难及时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不同系统之间很难相互兼容;用户不易增设或改进适合自身实际的专用功能;PC机资源利用率低,难以完全发挥PC机的优势;控制系统功能不完善等。针对上述缺陷,建立基于PC机的电火花成形加工数控系统应将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①模块化系统
应根据开放性数控体系的统一规则建立模块化的系统结构,通过对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系统研究,精选必要的功能,扩充可选功能,剔除不必要的功能。同时各模块应具有标准化的应用程序接口,不同的模块可运行于不同的系统平台,相互之间应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
②缩放性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加工要求,通过增添、剔除特定的功能模块,实现用户的“专用系统”。
③互换性 具有相似功能及可靠性水平的模块之间可以相互替换。
充分利用PC机资源来开发性能优异的数控系统将是电火花成形加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实现加工过程控制的智能化
提高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是该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电火花成形加工是在复杂环境下基于复杂任务对复杂对象的控制,传统的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自动化加工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将是解决此类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能自主调节系统的控制结构、参数和方法,进行决策规划和广义问题求解。它就如同一个有经验的操作者,可通过对加工信息的定性刻划,模拟熟练操作者的思维方式,根据当前的加工状态调整加工参数,进而实现提高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加工过程稳定性以及简化操作过程,拓宽加工范围的目的。加工过程的智能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人工神经网络技术;②模糊控制;③专家系统。
虽然智能控制系统在电火花成形加工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需解决以下问题:①根据不同加工要求确定工具电极与工件加工表面之间的合理间隙和合理加工参数;②开发能根据加工过程中间隙状态的改变而自适应变化的脉冲电源;③工作液的合理选用及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④降低各种干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电火花成形加工智能控制系统应重点研究和应用以下技术:
①专家系统的应用
由于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复杂性,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数控编程技术、加工规准选择、电极损耗补偿等技术和相关知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欠缺都将造成加工过程的缺陷或失败。采用专家系统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专家系统的建立及功能的完善需要根据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特点,结合多年来的试验研究成果及实际操作经验,不断充实、改进专家系统知识库,细化推理过程,建立良好的人机接口,从而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实现加工参数优化及加工过程中的在线实时调整,达到降低操作难度、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和稳定加工的目的。
②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
虽然专家系统可使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类似人类专家的解决间题的能力,但其在知识的获取方面存在困难,自学能力差。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通过利用计算机对人类大脑功能进行抽象、简化和模拟而建立的高度非线性系统,它具有自组织、自学习、容错性和并行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适合处理复杂问题,是对专家系统的有力补充。目前,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已有多种不同的结构模型,今后应将多种结构模型合理结合,充分发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自身优势,与专家系统、模糊控制技术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对放电状态、加工效率、放电位置等的预测精度,提高在线实时控制效果,推动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控制向更高层次发展。
③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